中心简介

 

北京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始建于2005年,是学校“985”二期重点项目,作为校级公共服务平台为全校生命及相关学科提供实验动物饲养、动物隔离检疫、动物基因组修饰、品系保种、生物净化、动物行为学分析、影像学检测等多种技术服务。目前建有胚胎技术平台、行为学分析平台、微生物检测平台和抗体制备平台。中心设施包括A区、B区、C区、D区、普通级大动物设施、金光楼五楼设施和E区(昌平200号校区)7个部分,面积总计约6500平方米。主体部分包括SPF级大、小鼠设施和普通级大动物饲养设施,并配备相应的实验室、小动物行为学分析与影像检查等仪器设备以及大动物解剖室和手术室等功能空间。其中SPF级大、小鼠设施全部采用独立通风笼具系统(IVC),可提供笼位27000个,主要饲养基因修饰小鼠,开展基因功能、遗传学、细胞分化与发育、免疫学、神经生物学、心血管、肿瘤、神经精神以及老年性疾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大动物设施采用国家标准建设完成,笼位共计380个,主要饲养恒河猴和兔,用于老年性疾病、行为学、免疫学及神经生物学等研究。

中心旨在提供优质的实验动物和各类动物实验技术支撑服务,目前服务全校(本部)包括生命科学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工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物理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等10个院系88个实验室,支撑校内各院系承担的国家级研究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际合作项目和省部级及横向研究课题,以及每年发表在《Cell》《Nature》《Science》等国际学术期刊的多项研究成果。

中心在学校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并专设“实验动物管理与使用委员会”(IACUC)负责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的审查与监督。中心于2008年通过了AAALAC(Association for Assessment and Accreditation of Laboratory Animal Care)的认证,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国际AAALAC认证的高校实验动物机构,从动物伦理和福利两方面保证了实验动物的质量和动物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中心2021年11月顺利通过第四次AAALAC复检工作,标志着北京大学实验动物管理已进入更高水平。学校相关单位和部门在课题审批、制度完善、设施建设和维护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推动了北京大学实验动物管理整体水平的稳步提高。

北京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公共平台的运行管理严格执行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专家委员会监督下的主任负责制”管理模式。中心现有工作人员48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10人,教授1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3人,执业兽医师4人,实验动物技术专家1人。